![]() |
|
![]()
2025.8.24左營教會聖禮典禮拜(洗禮、聖餐) 題目:主給我們得救的人 聖經:詩篇一二七3,馬可福音十13~16, 馬太福音廿一12~13,使徒行傳二46~47 聖詩:194,366(聖餐),352(洗禮),402 啟應文:59 信仰告白:使徒信經 小兒洗禮:鄭允希(父-鄭棋仁,母-黃恩妙) 聖信禮(外教派):張宏達、柳秀枝 *手按聖經,祈禱:主上帝,感謝祢賜給我們生命。主耶穌,感謝祢拯救使我們重生。懇求聖靈開啟我們心眼,讓我們得著聖經的真理。祈禱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弟兄姐妹:大家平安! 長老教會有一位太魯閣族的牧師,曾分享自己家庭的美好信仰。這位牧師的婆婆103歲,每日清晨都在自己的床前禱告,除了為家人祝福,也為她認識的牧師代禱;並且,也為太魯閣中會以及許多教會祈禱。 這位牧師分享說,在她們家有一個「習慣」,每當晚輩面臨重大事件或是即將出遠門時,都會在之前請她的婆婆代禱,希望在長輩的祝福禱告下一切都順利。長輩的祝福禱告,是她們家的重要傳統! 弟兄姐妹,不曉得在你的家庭裡有哪些生活習慣?有沒有哪幾項是屬於信仰的好習慣?今日的禮拜中,我們要恭守聖餐以及在華語堂進行洗禮的儀式。當我們以「敬虔謙卑的心」與主同桌「領受聖餐」,這就是養成信仰好習慣的其中一項。 感謝主的恩典,在今天的華語禮拜中,有棋仁弟兄與恩妙姐妹的女兒允希要接受小兒洗禮,領受聖靈的印記。還有宏達弟兄與秀枝姐妹他們夫婦要接受堅信禮,自他教派轉入,成為我們左營長老教會的成人陪餐會員。 祈願上帝悅納我們所做的工,賜福於每個家庭,且將得救的靈魂加添給我們,使我們教會的質與量大大地被主復興,阿們! 在進行聖禮典之前,我要從今日所看的四處經文,與大家分享二項信息: 第一 兒女、子孫是上帝所賞賜,輕忽不得,一定要為著他們的生命靈魂得救,擺上自己許多的心力 第一處的經文清楚記載:「兒女是上帝所賞賜,子孫是祂賜給我們的福份。」(詩篇一二七:3)我們能生兒育女是出於自己的功勞、能力嗎?這全然是上帝的賞賜,因為賞賜生命在於上帝的權柄!並且,我們不要以為上帝賞賜給你的孩子,就一定會得救?! 第二處經文馬可福音十:13~15記載,有父母、家中長輩帶著自己的小孩,要請主耶穌按手在孩子頭上為他們祝福,然而卻遭受門徒的阻擋。或許門徒是體貼主耶穌在傳道過程中的辛勞,要讓祂有多一些時間能休息;也或許門徒被當時的傳統所束縛,認為小孩子是無關重要的人。 結果,主耶穌訓斥門徒說:「讓小孩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上帝國的子民正是像他們這樣的人。」 弟兄姐妹,主耶穌教導我們要看重孩子生命得救的事,即使有困難與挑戰,也要努力突破,擺上自己更多的心力! 有位17歲的年青人小海,離開父母、離開家鄉,自己到大都市謀生。他很快地找到教會,也遇到了幾個同家鄉的青年,他們介紹了一些新朋友讓小海認識,希望他在異鄉不會感到孤單。就在小海與那群朋友混熟以後,學會了一些生活的消遣方式,像是賭牌、喝酒。 家鄉的父母知道後,除了常在電話中勸導,還親自來到小海的住處關心他。並且他們也親自去拜訪那間都市教會的牧師,請牧師若有時間能去探訪關心,幫助他們開導小海。 有一天,那群朋友來到小海的住處,大家邊賭牌、邊喝酒,非常自在又放鬆。突然門鈴響了,原來是教會的牧師來訪。當時現場有個年青人可能喝茫了,嘻皮笑臉地說:「唉呀,你是小海的牧師,那就是賭徒的牧師,哈哈!」瞬間,小海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呆站在一邊! 後來,牧師開口說:「我是什麼樣的牧師不要緊,你們有沒有得到永生,才要緊!」聖靈藉著牧師的這句話,打動小海的內心,使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屬靈生命到底有沒有得救? 後來,小海下定決心離開那群人,殷勤參與教會的禮拜及團契聚會,認識了教會的青少年。大家一起敬拜、一起服事,一起分享工作的點點滴滴。彼此成為信仰與生活的好同工、好伙伴,這讓小海感受到自己再次活在主的懷抱裡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信仰生命見證故事,曾經刊登在我們教會週報所夾的「耕心週刊」裡。 弟兄姐妹,兒女、子孫是上帝賞賜給我們的產業,輕忽不得,一定要為他們的生命靈魂得救,付出自己許多的心力。即便是日常的禱告,我們也要擺上許多時間。 當然,教會若有聚會或有裝備造就的機會,我們要大大鼓勵孩子們參加,因為這是最有價值的投資,一定不會損失,反而會持續增值。 我們想,若你的兒女、子孫從小到結婚生子,建立新的家庭,他的信仰很堅定、很委身,那麼你整個家族一定能持續地領受上帝的賜福。 就算等待很久,甚至在閤眼前仍看不到,然而你已擺上許多時間與心力,為兒女們的生命靈魂得救不斷的禱告,我們相信聖經所寫是真,聖靈會在恩典的時機,帶領他們回到上帝的面前! 第二 下定決心讓自己成為信仰的模範與祝福的管道 第三處經文馬太福音廿一:12~13,是關於主耶穌潔淨聖殿的記載。當時,以色列人到聖殿敬拜上帝,需要兌換聖殿專屬的錢幣來奉獻;需要買無瑕疵的動物,然後請祭司代替自己獻祭。 按照傳統的規矩,這需要在一個特定的地方進行。並且祭司要絕對公正,不可做不法的事而從中得到利益。但當時,一些有生意頭腦的猶太人,把腦筋動到要去聖殿敬拜上帝的百姓身上。或許他們嫌自己賺的不夠多,需要更多的金錢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吧?! 甚至,聖殿的祭司被這些生意人收買了,他們大膽地、公開在聖殿外院做起買賣來,簡直把那個地方當成菜市場、股市交易所、大賣場…。 所以,主耶穌決定做一件屬於上帝心意的事:「讓聖殿恢復成為單單敬拜上帝的場所。」這也就是約翰福音四24所記載:「上帝是靈,敬拜祂的人必需以心靈和真誠敬拜。」 弟兄姐妹,主耶穌潔淨聖殿的對象是小孩嗎?不是。是還在讀書的青少年嗎?應該也不是。那些人應該都是成年人,是一些有經濟能力、已經建立家庭、有兒女與子孫的成年人。所以,這也成為我們深思與自省的一件事:「不要欺騙,要榮耀上帝!」 當我們每個主日來到教會坐在椅子上,是否如同孩子一般單純的心,單單為了敬拜上帝、討上帝的喜悅、獻上對祂的感恩呢?還是,心中另外存有一些目的呢? 我們看經文,主耶穌在聖殿對那些買賣的人做了什麼?主耶穌翻了他們的桌子、趕他們出聖殿。 這表示,這些人原有的生財方法及工具,都被主耶穌禁止了,不再祝福他們了,因為他們破壞了上帝聖殿的神聖性。這實在帶給我們很大的警醒! 今天的第四處經文使徒行傳二:46~47,記載了門徒所建立的初代教會符合上帝的心意,成為祝福的管道,主就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初代教會的信徒,做了哪些符合上帝心意的事,而成為祝福的管道呢?1.同心合意的在聖殿敬拜聚會,頌讚上帝。2.以歡喜純潔的心,一起分享愛筵(愛餐)。3.跟人人保持和睦的關係。 今天我講道的題目是:「主給我們得救的人。」無論在自己的家庭,或在我們教會這個信仰大家庭裡,相信我們皆盼望信仰的質與量,能得著上帝更大的賜福。 所以我們需要:1.為上帝所賞賜的兒女子孫生命得救,擺上許多心力與時間。2.讓自己下定決心成為信仰的模範與祝福的管道。祈願聖靈感動、幫助我們得著激勵! *分享題目 1.有過父母經驗的你(妳),分享一件教養孩子的趣事。 2.在生活的各種情境中,基督信仰給了你(妳)什麼幫助? 3.請為左營教會的增長,祈求「主給我們得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