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5.21左營教會主日禮拜 聖經:出埃及記二1~10,希伯來書十一24~26 証道:只是摩西的奶媽而已嗎? 聖詩:498 弟兄姐妹:大家平安! 猶太人在主前135年被羅馬人滅國,趕出耶路撒冷,開始大流散。一千多年來歷經滄桑,最後認清問題,不管他們多有成就,只有建立自己的國家,才能真正解決問題。1948.5.14,以色列宣告恢復國家獨立! 今年的母親(5/14)剛好是以色列建國75週年的紀念日。今天,牧師要與弟兄姐妹分享,一位平凡的奶媽同時也是一位不平凡的母親,她為上帝養育了屬靈的領袖,日後造就了以色列民族的形成、壯大! 舊約創世記記載雅各整個家族將近七十人,因為大饑荒的緣故,從迦南地遷移到埃及居住。經過了四百多年,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生養眾多。雅各第三個兒子利未有三個兒子:「革順、哥轄、米拉利」。哥轄有四個兒子;其中,暗蘭娶了約基別。 當時統治埃及的法老王並不認識曾做過埃及宰相的約瑟,這法老王擔心以色列的人口將會超過埃及人,甚至可能接管整個國家。於是他下令,所有以色列人的新生男嬰必須丟到鱷魚群居的尼羅河裡,這是一道怯懦又卑鄙的命令! 當時,約基別有沉重的子女負擔,女兒米利暗大約十歲,兒子亞倫約三歲,肚子裡還有一個孩子快要出生。她知道法老的命令就像一道催命符,一定會嚴查所有新生的男嬰。 當孩子出生,產婆告訴她是一個男孩,可想而知當時約基別的心情是何等擔心、悲傷。但當她看到自己的孩子時,就下定決心要爭取他的生存權。 聖經裡有三處描寫摩西是一位俊美的男孩(出埃及記二2;使徒行傳七20;希伯來書十一23)其中含意不僅意味摩西是個可愛、好看的孩子,還隱含他是上帝所喜愛的、有著天使般的特點,讓約基別深刻感受到這是上帝送給她的禮物。 約基別將這小男嬰藏在家裡三個月,這過程真是蒙上帝保守。後來,可能因孩子的哭叫聲愈來愈大,沒辦法再藏下去。怎麼辦呢?約基別與家人就做了一個有防水功能,裝得下三個月大嬰孩的籃子,放在安全的水域漂流,希望能給嬰孩一個活下去的機會。約基別的苦心終於使兒子得救了,摩西有幸被公主所救且收為養子。 弟兄姐妹,聖經對約基別的描述很少,而且當摩西不再需要乳養後,也沒記載約基別還活了多少年?但就如同約基別名字的涵義「上帝的榮耀」,她的確實至名歸。約基別的子女們傳承了她美好的信仰,各自活出精彩的一生與成就! 摩西,後來成為以色列的民族領袖與立法者;亞倫,後來成為以色列的第一位大祭司;米利暗,後來成為天才女詩人與音樂家。 今天藉著這二段經文,牧師要與大家分享二項信息: 第一 約基別,有如同芥菜種子的信心 有個七歲的男孩傑米,家裡是飼養乳牛的酪農,園區裡有一頭即將生產的牛媽媽。父親說目前的牛隻已經夠了,打算小牛一出生就要將牠賣給別的養牛場。或許是傑米天天與那隻牛媽媽在一起,心裡有著深厚的情感,讓他很想把即將出生的牛寶寶留下來。於是,傑米一直懇求父親。 到最後,父親對他說:「傑米,我跟你做個交易,若小牛一出生是黑的,你就可以留下;若不是,就賣掉。」 傑米同意了,但不知道怎麼做才好。他只有禱告,每天禱告說:「上帝啊,我懇求祢,讓這頭牛生下來是黑色的,那麼牠就毫無疑問地屬於我。」 生命是上帝所掌管的,人無法明白生命的奧秘。幾個星期後,小牛出生了,不僅全身是純黑色且在眉心有個標記,看起來很像傑米英文名字的第一個字母「J」。就像是上帝蓋了印章說:「我要讓每個人都知道,這頭牛是屬於傑米的!」 「人沒有信心就不能得到上帝的歡心。凡是到上帝面前來的人都必須信上帝的存在,而且信祂要報賞尋求祂的人」(希伯來書十一6)我們要有芥菜種子的信心,也就是:「起初的信,是單純的信心;然後要愈來愈成長到堅定的信心,全然倚靠上帝!」 約基別看這嬰孩俊美、是上帝所賜的禮物;她愛這個嬰孩,把他藏家裡三個月,那段時間想必是全家總動員,互相支援、配合。約基別對上帝那份堅定的信心,不僅她的十歲女兒米利暗在學習、三歲的兒子亞倫也被教導了,她的老公暗蘭更是放手讓她去做。 弟兄姐妹,約基別信心的故事,如今仍在對我們說話:「信心的根源在於上帝的應許永不落空!」 第二 由於信心,約基別向上帝求智慧與勇氣 約基別的信心如同芥菜種子漸漸長大,成為堅強的大樹。她面對孩子藏不住的事實,她知道信心的行為也要長大、擴展出去!相信她的禱告,必定是懇求上帝賜給她智慧、勇氣的行動方案,讓全家人同心合一的救活小兒子。 聖經記載,他們拿蒲草編成一個籃子,塗上防水的瀝青柏油,把嬰孩裝在籃子裡。之後,尋找一處沒有鱷魚出沒的安全水域,將籃子放在蘆葦叢中,而且約基別還讓她的女兒米利暗守在附近。約基別可能事先也打聽好,法老王的女兒,那位有愛心的公主會在哪個時間,出現在河邊沐浴。 法老的女兒果然來到這綠草河岸,正準備沐浴時,使女走到河邊看到蘆葦叢中的籃子。公主看見這漂亮嬰兒,聽見他的哭聲,便起了惻隱之心,決定找一位婦女來乳養他,並為他取名為摩西,意為「從水裡拉出來」。 此時,約基別平日的身教與言教呈現出果效了。十歲的米利暗有如媽媽那般充滿勇氣與智慧,向公主推薦自己的母親來當奶媽。就這樣,小摩西不但獲救,約基別也轉變了身份,合法成為摩西的奶媽,替公主養育自己的小孩一直到斷奶。 弟兄姐妹,約基別絕不是一位普通的奶媽而已,她的信心的行為一直不斷成長、擴展出去,她是一位懂得向上帝祈求智慧與勇氣的媽媽! 我們來看一張圖片,裡面的話很有意思:「聰明人說:誰讓我過愚人節,我就讓他過清明節;智慧人說:清明節過後,我會帶他經歷復活節。」 聰明的人或許能快速的吸收知識,舉一反三,進而努力想成為比別人更好、更有成就的人,但未必是上帝所希望的。上帝眼中的成功,是以祂的話為準則,經歷主耶穌復活的生命,得著上帝所賜的智慧。 如同保羅所說:「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大能,上帝的智慧。」(哥林多前書一24)以及我們所看的第二處經文,希伯來書十二24~26記載,基督所流的血比亞伯更加偉大,是救贖全人類的血! 希伯來書十一24~27記載:「由於信心,摩西長大後,拒絕被稱為埃及公主的兒子。他寧願跟上帝的子民一同受苦,不願在罪惡中享受片刻的歡樂。在他的眼中,為彌賽亞受凌辱比埃及所有的財寶更為可貴,因為他盼望著將來的獎賞。」 這段經文說明了摩西當時願意與以色列百姓同受凌辱的心志,如同耶穌基督願意為我們受凌辱一樣。都是因為心中相信那未能看見的上帝,為我們預備生命蒙拯救的獎賞! 摩西一生帶領以色列人爭戰5次,每次皆遵從上帝的命令而得勝。舊約聖經提到摩西有767次,而新約聖經提到摩西79次。摩西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上,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是我們建立基督信仰的榜樣。但是摩西怎能有如此的智慧與勇氣呢?他的母親約基別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俗語說:「話是風、字是蹤。」牧師還要加上「行是土」,美好的行為如同土裡的養份能孕育出生命強大的力量。約基別絕不是普通的奶媽而已,她倚靠上帝使自己信心的行為不斷成長、擴展出去,深植在摩西的生命中。 成功領導美國南北戰爭、解放黑奴的林肯總統曾說過:「無論我現在怎麼樣,還是希望以後會怎麼樣,都要歸功於像天使一般的母親。我記得母親的禱告,一直伴隨著我,而且已經陪伴了我一生。」平凡的父母,憑著倚靠上帝的信心,做在孩子身上的事,足以撼動全世界。 弟兄姐妹,誰不希望下一代比自己這一代還有出息、有前途?至少將來生活還可以無後顧之憂。 然而,你所給的是什麼?將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反作用力,需要嚴加慎選才行!盼望上帝的話成為我們的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