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列表 主日信息列表

題目:門徒訓練的典範    聖詩:20 543 395

聖經:馬太福音1001-15 啟應:第 五十五 篇

10:1 耶穌召集他的十二個門徒在一起,賜給他們驅逐邪靈和醫治各種疾病的權力。10:2 以下是十二個使徒的名字:第一個是西門(別號彼得),還有他的弟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雅各的弟弟約翰,10:3 腓力,巴多羅買,多馬,收稅的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達太,10:4 激進黨的西門,還有那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10:5 耶穌差遣這十二個人出去,吩咐他們:「不要到外邦人的地區,也不要進撒馬利亞人的城市。10:6 你們要到以色列人中迷失的羊群那裏去。10:7 所到的地方要宣講:『天國快實現了!』10:8 你們要醫治病患,叫死人復活,潔淨痲瘋病人,趕鬼。你們白白地得,也要白白地給。10:9 錢袋裏不要帶金、銀、銅幣;10:10 出門不要帶旅行袋或兩件內衣,也不要帶鞋子和手杖。因為工人得到供應是應該的。10:11 你們到一個市鎮或鄉村時,先打聽那裏有誰願意接待你們,就住在他家裏,直到你們離開那地方。10:12 你們進了一家,就說:『願你們平安。』10:13 如果這家的人歡迎你們,你們為他們求的平安就會臨到這家。如果他們不歡迎你們,就收回你們的祝福。10:14 那不歡迎你們、不聽你們話的家或城,你們就離開那裏,把腳上的塵土跺掉。10:15 我實在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遭受的懲罰比那地方所受的要輕呢!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相信在座絕大多數的弟兄姊妹,都擁有職場的經驗。不管公家機關,或是私人企業,只要這個單位企圖永續生存,就必須不斷招考並且訓練新人。尤其,不僅讓新人熟悉業務,同時瞭解該單位的傳統,或者適應企業文化。就以私人企業來講,人才培育機制,如果健全的話,新血輪將源源不斷的注入。

 

    因此,在「求新求變、競爭激烈,有如戰場」的商業環境中,不僅可以爭得立足之地,追求永續生存,甚至進一步發揚光大。可見人才的培育,是多麼的重要。剛剛所讀這段經文所記載的事件,也是跟人才培訓有關。只是,這裏所培訓的人才,不為機關、不為企業,乃是為上帝的國度。就是為上帝的國度,培育基督精兵、培育福音勇士。接下來,我就根據這段經文,跟大家分享八點信息:

 

1>完成使命的策略。

 

    上帝差派主耶穌到世上來,並且將使命託付給祂。但是,我們都知道,主耶穌在世上的年日,只有短短的三十幾年。尤其,真正工作的時間,也只有三年多而已。時間這麼短暫,到底能作些什麼呢?或者說,主耶穌要怎麼作,才能完成上帝所託付的使命呢?根據聖經的記載,我們發現主耶穌採取一項策略,就是門徒訓練。

 

因此,雖然主耶穌具備足夠的能力,可以單獨做很多事。但是,我們卻發現,當祂出來事奉時,並沒有急著做很多事。祂乃是先揀選十二個人,每天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一方面讓他們觀摩學習,一方面加以栽培訓練,不僅教導技巧,同時栽植異象。然後,將使命託付給他們。這就是主耶穌所採行「門徒訓練」的策略。

 

如果將主耶穌當時所採行的策略,應用到今天的教會,我們將發現,教會的興衰,其實不是牧師有多能幹,也不是牧師做了多少事,而是能夠培訓出多少門徒。讓多少信徒,被裝備起來,成為基督精兵、成為福音勇士,各個都能上戰場,參與這場屬靈的爭戰。因此,我們要切記!建造教會,當務之急,就是門徒訓練。

 

2>門徒背景的分析。

 

    為了完成使命,主耶穌揀選了十二個人,並將他們訓練成為門徒。但是,我們進一步思想,承擔這麼重要的使命,這十二個人到底是何方神聖?根據一般經驗,必然是針對「學歷、經歷、能力」等條件,經過精挑細選之後,所篩選出來,菁英中的菁英才對。但是,根據經文的描述,我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不僅不是如此,甚至剛好相反。因為論學歷、經歷、能力,這十二個人當中,沒有一個人夠資格、沒有一個人合條件,因為他們都是極其平凡的人。不僅平凡而已,甚至在彼此之間,還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接下來,我要針對這十二個門徒的特質作分享:

 

a.出身平凡。

這十二個門徒,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學問、身份或社會地位,他們只是極其平凡的小老百姓而已,甚至是出身極其低微的漁夫。總而言之,就是跟我們一樣的平凡。

 

b.背景多元。

這十二個門徒,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我簡單舉例說明。其中有身份低微,整天與海為伍的漁夫。有仗勢詐收稅款、導致人人厭惡的稅吏。還有政治立場激進、民族意識強烈的奮銳黨員。顯然,他們的背景是非常多元的。

 

c.性格相異。

這十二個門徒,也擁有各種不同的性格。還是舉例作說明。如:彼得個性衝動、約翰心思細膩、安得烈即知即行、猶大視財如命、不堪造就、自甘墮落、出賣耶穌。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主耶穌所揀選與使用的人,是非常多元的。包括:性格特質、成長背景、興趣嗜好、擁有經驗等等,都有著極大的差異。雖然如此,但是只要與主相遇,蒙主呼召、願意委身、謙卑順服、倚靠上帝、盡心盡力,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美好的事奉,甚至能夠為主成就奇妙的大事。

 

3>領受權柄與能力。

 

    當主耶穌將這十二個門徒差派出去之前,已經讓他們明白,一旦出去之後,將會面對各樣的爭戰。特別,為了讓他們在爭戰中得勝利,主耶穌還給了他們必要的裝備,就是給予爭戰的武器,也就是賜給他們「驅逐邪靈」和「醫治病症」的權柄與能力。

 

    藉著這個事件,我們可以得知,只要主耶穌呼召我們、將使命託付給我們,就絕對不會讓我們孤單,不會讓我們無力應付,更不會讓我們敗陣傷亡。祂會給與我們必要的裝備,就是賜給我們承擔使命所需各樣的恩賜、權柄與能力。總而言之,祂會全然負責到底,我們大可不用擔心。只要仰望祂、依靠祂就對了。

 

因此,當主的呼召臨到的時候,我們可以像先知以賽亞,大膽的回應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另一方面,這件事也提醒我們,讓我們知道:事奉上帝絕對不能只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學歷、經歷。應該懂得仰望上帝,倚靠祂所賞賜各樣恩賜、權柄與能力。

 

4>領受階段性使命。

 

    當主耶穌將他們差派出去之前,特別吩咐他們說:不要到外邦人的地區,也不要進到撒馬利亞人的城市。要到以色列人中迷失的羊群那裏去。看到這樣的吩咐,或許有人會感到納悶,就是:傳福音為何還要限制地區、限制對象?沒有錯!傳福音確實不應限制地區與對象,福音應該傳遍天下,應該傳到萬國、傳給萬民。

 

    既然如此,為什麼主耶穌還作這樣的吩咐呢?我想,有幾種可能性。首先,或許當時門徒的裝備,尚不足以應付外邦之所需,所以主耶穌才作這樣的吩咐。其次,或許當時人力不足,因為只有十二個人而已,在無力全面進行的狀況下,只好排出優先次序來。

 

因此,主耶穌之所以作這樣吩咐,絕對不是將外邦人排除在救恩的門外,絕對不是這樣!主耶穌之所以作這樣的吩咐,其實是有策略性的考量,或者為門徒規劃階段性的任務。讓他們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當一個階段完成之後,再進到另外一個階段。

 

    這樣的情境,如果應用到今天的教會。其實道理是相通的。意思就是說,雖然主耶穌所留下的大使命,是要向萬國萬民傳福音,要將福音傳到地極。但問題是:我們根本無法全面開展,或一次完成。一定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所以,還是得有優先次序!

 

談到優先次序,主耶穌留給我們一個典範模式,就是如同當時吩咐門徒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的次序一樣。因此,今天,就人際來說,應該按著家人、親戚、鄰居、同學(同事)這樣的次序。就地域來說,應該從社區、到城市、再到國家,最後才擴展到全世界(地極)。這樣的次序才是正確的。

 

5>受差事奉的內容。

 

    接著,主耶穌又吩咐說:你們所到的地方,要宣講:天國快實現了!除此之外,你們還要醫治病患,叫死人復活,潔淨痲瘋病人,要趕鬼等等。顯然,當主耶穌差派門徒出去之前,已經為他們作了萬全的準備。首先,讓他們領受事奉的權柄與能力。其次,告訴他們階段性的任務,就是先從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開始。

 

再來,告訴他們事奉的內容,就是所到的地方,務必宣講天國快實現了!還有,醫治病患,叫死人復活,潔淨痲瘋病人,趕鬼等等工作。特別,有關事奉內容這部份,就是宣講天國福音、醫病跟趕鬼這幾樣。當然,因為時空環境的因素,有關醫病這部份,很多時候,很多病症,已經為現代醫療所取代。但是,宣講天國福音跟趕鬼這兩項,依然是今天事奉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點。

 

6>受差事奉的態度。

 

    接著,主耶穌又說:你們白白地得,也要白白地給。這句話就是提醒當時門徒,事奉時應有的態度。就今天來講,當我們奉主的名,帶著主所賜的權柄、能力出去的時候,應該抱持「帶著使命、感恩回報、愛心分享」的精神。因為對我們來說,這救恩是白白得來的,所以也應該甘心樂意、毫無條件的分享出去。

 

尤其,主耶穌是以生命作為代價,將我們給贖回的。所以,參與福音工作,不應計算代價。尤其,福音使者,不能談條件、講價錢,就是不能藉機牟取利益。比如說:我們不能說,你給我多少代價,我才給你這帖得救的秘方。或者,你要繳交多少年費,才能進到教會這個共同體。絕對不能這樣!否則就扭曲了福音的本質。

 

7>受差事奉的供應。

 

接著,主耶穌又說:錢袋裏不要帶金、銀、銅幣;出門不要帶旅行袋或兩件內衣,也不要帶鞋子和手杖。因為工人得到供應是應該的。根據這樣的吩咐,我們可以得知:行囊簡單是福音工作者的裝備原則。因為太多物品、太多裝備,都將成為事奉的累贅。

 

    但,問題是:出門在外,一切生活所需,要怎麼辦呢?其實,主耶穌也給了我們答案。因為祂接著又說:因為工人得到供應是應該的。又說:你們到一個市鎮或鄉村時,先打聽哪裏有誰願意接待你們,就住在他家裏,直到你們離開那地方。

 

意思就是說:傳道人、宣教師,或全時間的福音工作者,因全心投入福音工作的緣故,所以沒有餘力謀求,或安排生活所需。因此,一切生活所需,是靠他人供應的。換句話說,上帝會適時感動、預備人,起來接待、供應、照顧的。

 

8>接受與否的差別。

 

主耶穌再說,你們進了一家就說:願你們平安!如果這家的人歡迎你們,你們為他們求的平安,就會臨到這家。如果他們不歡迎你們,就收回你們的祝福。那不歡迎你們、不聽你們話的家或城,你們就離開那裏,把腳上的塵土跺掉。我實在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遭受的懲罰,比那地方所受的要輕呢!

 

主耶穌說這些話,意思就是表示:福音使者,不管去到哪一個城市,或去到哪一個人家。凡是誠心接待的,自然能從主耶穌那裏,得到救恩所帶來的平安。但是,如果拒絕接待的,不僅得不到救恩所帶來的平安,甚至還要承擔拒絕的後果。

 

有關拒絕的後果,主耶穌這樣形容說: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遭受的懲罰,將比那地方所受的要輕呢!換句話說,不肯接待福音工人、拒絕接受福音的人,不僅要遭受懲罰,其所遭受的懲罰,甚至比當時所多瑪和蛾摩拉所遭受的還要沈重。盼望這樣的信息,能夠成為我們的儆醒。

 

我們都知道,上帝的心意是願萬人都得救,不願一人沈淪。但是,上帝卻不強求、為難人,所以給人自由意志,讓人可以自己決定、自己選擇。因此,我們應該成為有智慧的人,在這個攸關靈魂生死存亡,非常嚴肅、非常重要的事上,能夠作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