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列表 主日信息列表

題目:主耶穌潔淨聖殿      聖詩:272 386

聖經:馬太福音21:12-17   啟應:第 四 篇

21:12 11:15-19 19:45-48 2:13-22
耶穌進了聖殿,把所有在聖殿裏做買賣的人趕出去。他推倒了兌換銀錢的人的桌子和販賣鴿子的人的凳子,21:13 對他們說:「聖經記載,上帝說:『我的聖殿要作禱告的殿』,你們卻把它變成賊窩!」21:14 有失明的和跛腳的到聖殿裏來找耶穌;他就治好他們。21:15 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看見耶穌所行的許多奇蹟,又聽見兒童在聖殿裏呼喊:「頌讚歸於大衛之子!」就很惱怒。21:16 他們問耶穌:「你聽見他們在喊些甚麼嗎?」 耶穌回答:「聽到了。聖經上所說『你使兒童和嬰兒發出完美的頌讚』這句話,你們沒有念過嗎?」21:17 於是耶穌離開他們,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裏過夜。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綜合馬太、馬可、路加、約翰這四本福音書的記載。我們可以得知,當主耶穌在迦拿婚宴行了將水變成酒的神蹟之後,就跟祂的母親、祂的兄弟,以及祂的門徒,一同到迦百農去,而且在那裏住了幾天。接著,因為猶太人的逾越節快到了,所以主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這也是祂出來事奉之後,第一次上耶路撒冷。

 

    當祂到了耶路撒冷,特別去到聖殿之後,看見有人在聖殿的外院,販賣牛、羊、鴿子,也有人坐著兌換銀錢。祂看了就非常生氣,立刻拿繩子做成的鞭,將牛、羊從聖殿裏趕出去,同時將兌換銀錢的桌子推倒,使得錢幣掉落滿地。接著,又對賣鴿子的人說:把東西都搬走,不要把我父親的聖殿當作賊窩(買賣的市場)!

 

剛剛所讀這段聖經,還特別記載主耶穌引用經上所記載,上帝的話這樣說:我的聖殿要作禱告的殿!接著,有失明的和跛腳的到聖殿裏來找主耶穌,主耶穌就治好他們。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看見主耶穌所行的許多奇蹟,又聽見兒童在聖殿裏呼喊:願頌讚歸於大衛之子!就很惱怒。於是主耶穌離開他們,到伯大尼去。針對這段經文,也是針對這個事件,我要提出三點信息,來跟大家分享:

 

1>耶穌發怒的原因。

 

從這段經文當中,我們看到主耶穌確實發怒了。然而,主耶穌為何發怒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背景談起。我們都知道: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地區的政治與宗教中心。尤其對猶太人來說,更是日夜所期盼,彌賽亞即將來臨的地方。因此,每逢重要節期,散居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都會來到這裏過節。

 

    由於大多數前來過節的人,都是千里迢迢、長途跋涉,尤其飽嚐旅途的艱辛與困頓,所以要他們大老遠的帶著獻祭的牲畜過來,實際上是有困難的。因為有這樣的困難,或者有這樣的需要,就有人在聖殿的外院,提供販售牛、羊與鴿子的服務。

 

    另外,凡是來到聖殿過節的人,除了獻上祭物之外,還要繳交聖殿的維持與修護費用。而且,根據律法的規定,外邦的錢幣是不潔淨的,所以不能在聖殿裏流通使用。因此,前來過節的人,必須使用本地貨幣來繳交費用。同樣,為了方便前來過節的人,能夠順利繳交這些費用,就有人在聖殿的外院,提供兌換錢幣的服務。

 

以上,這兩項服務,原本都是善意的,也是美事一樁。但是,令人遺憾的就是,聖殿裏的祭司,竟然與這些生意人勾結,無論牲畜的販售,或錢幣的兌換,都藉機獲取高額的不當利益。導致原本善意、貼心的服務,竟然演變成為當權者剝屑、斂財的工具。原本神聖禱告的殿,就此淪為勒索詐財、不公不義的地方。

 

為此,主耶穌深感憤怒。不僅憤怒而已,甚至趕出牲畜、推翻桌子,並嚴厲的責備,且提醒他們:不要將我父親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因此,主耶穌並非為交易、服務行為而發怒,乃是為了隱藏在交易、服務背後,那勒索詐財、不公不義的惡行而發怒。

 

    談到這裏,我就想起有一次,曾經有人這樣說,就是:教會不能賣東西。因為教會如果賣東西的話,就會淪落成為賊窩。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客觀,甚至偏離了事實。實際上還是要視情況而定,也就是要看背後的動機如何。假設為了方便弟兄姊妹,教會提供代售聖經或屬靈書籍的服務,或者原住民教會為了籌募建堂經費,帶著各樣的義賣品來義賣,這些其實都是沒問題的。

 

    不僅沒問題,甚至是上帝所喜悅的。因為我們的動機是出自愛的分擔與分享。當然,我們也瞭解,教會存在的目的,對外為傳福音,對內為造就信徒。所以,基本上教會是不做生意的。但是如果為了上帝的國度,而且是服務性質的,也就是動機單純、不為私利,其實是可以允許的。因為當時主耶穌之所以憤怒,不是因外在交易的形式,而是隱藏在交易背後,那勒索詐財、不公不義的惡行。

 

2>萬國禱告的聖殿。

 

    當時聖殿的結構,由內而外依序分為:至聖所、聖所、內院、外院。內院是祭司敬拜上帝的地方,一般人是不能進去的。而外院依序又分為男人院、女人院,還有外邦人院。也就是分別給猶太男人、猶太女人,以及外邦人敬拜上帝或者獻上祭物的地方。當時在殿裏「買賣牲畜與兌換錢幣」這件事,就是在外邦人院進行的。

 

    我們來想想看:買賣牲畜及兌換錢幣的事,就在外邦人安靜禱告、敬拜上帝的地方進行。那麼,外邦人安靜禱告、敬拜上帝的地方,會變成什麼樣子,相信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簡單講,就是會像菜市場一樣。既然像菜市場一樣,那麼顯示出:外邦人即使來到聖殿,同樣沒有辦法安靜禱告、敬拜上帝。

 

所以說,主耶穌之所以憤怒,一方面由於隱藏在交易、服務行為背後,那勒索詐財、不公不義的惡行。另一方面,也因為這些交易與兌換的行為,使得外邦人,根本無法安靜禱告、敬拜上帝。因此,主耶穌才特別強調:我父的殿,應該成為萬國禱告的殿!

 

    透過這樣的信息,正好提醒我們重新思考禮拜堂的定位,以及對我們的意義。我們都知道禮拜堂是一個我們經常聚集的地方。在禮拜堂裏,我們當然可以拓展社區事工,也可以有聖徒相通,更可以有團契生活,但是千萬不能將禮拜堂,當作純粹社交的場合。

 

另外,禮拜堂,當然可以代售聖經或各樣的屬靈書籍,甚至可以幫助有需要的教會作義賣,以實踐分擔與分享的精神。但是千萬不能將禮拜堂,當作牟取利益的地方,甚至當作不法剝屑的地方。話題再轉回來,禮拜堂最主要、最重要,也是絕對不能忽略的,就是當作朝見上帝、敬拜讚美、安靜禱告地方。

 

3>聖殿中的三種人。

 

經文從十四節開始這樣記載說:有失明的和跛腳的到聖殿裏來找耶穌;他就治好他們。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看見耶穌所行的許多奇蹟,又聽見兒童在聖殿裏呼喊:「頌讚歸於大衛之子!」就很惱怒。他們問耶穌:「你聽見他們在喊些甚麼嗎?」 耶穌回答:「聽到了。聖經上所說『你使兒童和嬰兒發出完美的頌讚』這句話,你們沒有念過嗎?」於是耶穌離開他們,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裏過夜。

 

    根據這段經文所記載,我們非常清楚的看到,當時在聖殿裏,除了主耶穌跟祂的門徒之外,群眾當中跟主耶穌有關連,或有互動的,總共有三種人。第一種:失明的和跛腳。第二種: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第三種:兒童。接下來,我要針對這三種人來跟大家分享:

 

j蒙恩得福的人。

 

第十四節這樣記載說:有失明的和跛腳的到聖殿裏來找耶穌。結果,主耶穌就治好了他們。我們都知道,主耶穌是全能永活的真神,是降世為人的基督。尤其,在祂事奉的歲月當中,主要的工作有宣講天國的福音、醫治各樣的病症、驅逐各樣的污鬼。因此,主耶穌到世上來,其實是為了幫助人,是帶給人祝福的。

 

經文中特別提到,有「失明的」和「跛腳的」這兩種人到聖殿來找耶穌,並且得著了醫治。有關這些人的過去,雖然聖經並沒有記載,但是因為身體上的殘缺,所以行動一定非常不方便,這是生命中的缺陷,甚至是一份遺憾。相信他們一定非常期待能夠得著醫治,也一定尋求過各種得醫治管道或方式。但是,事實顯示:過去一切的努力,並沒有預期的果效。

 

這些人一定知道主耶穌能夠醫治人,即使沒有看過,至少也聽說過。所以,當他們得知主耶穌來到聖殿之後,便專程前來尋求主耶穌的幫助。結果,主耶穌憐憫了他們,尤其照他們所求的醫治了他們。所以,這兩種人,是當時在聖殿當中,因著主耶穌的緣故,殘缺得著醫治的人,就是因著主耶穌的緣故,蒙恩得福的人。

 

‚歌頌讚美的人。

 

第十五節提到:祭司長和經學教師,因為看見耶穌所行的許多奇蹟,又聽見兒童在聖殿裏呼喊:頌讚歸於大衛之子!就很惱怒。第十六節又記載,當主耶穌回答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的提問時,特別引用聖經上所記載「你使兒童和嬰兒發出完美的頌讚」這句話。從主耶穌引用經上所記載「使兒童和嬰兒發出完美的頌讚」這句話。我們可以得知,針對兒童的讚美這件事,主耶穌是看為美的。

 

    談到兒童,我們都知道,在當時的猶太文化當中,兒童跟婦女不僅沒有地位,甚至沒有人格,就是不被當人看待。但是,我們卻發現,在主耶穌的事奉生涯當中,尤其在祂的教導當中,卻經常稱讚小孩,高舉小孩,甚至教導大人,應該向小孩學習。我來舉兩個聖經的例子。首先,根據馬太福音十八章第一節到第五節的記載。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主耶穌說:天國裏誰是最大的?主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又說: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接著又說: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其次,馬太福音十九章,十三節到十五節,又記載說:那時,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門徒就責備那些人。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祝福,就離開那地方去了。根據以上兩個事件,我們可以得知,在主耶穌的心目中,小孩是純真的、是可愛的、是寶貴的,甚至某些方面是大人所當學習的。

 

    那麼,在剛剛所讀這段經文當中,首先,經文中提到:聽見兒童在聖殿裏呼喊:頌讚歸於大衛之子!接著,當主耶穌回答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的提問時,又再度引用經上所記載「你使兒童和嬰兒發出完美的頌讚」這句話,顯示:兒童的歌頌與讚美這件事,在主耶穌的心目中,是純真的、是美好的、是值得肯定、當被稱頌的。

 

l嫉妒惱怒的人。

 

    經文第十五節提到: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看見耶穌所行的許多奇蹟,又聽見兒童在聖殿裏呼喊:「頌讚歸於大衛之子!」就很惱怒。我們都知道,當時在聖殿裏,跟主耶穌有關連,或有互動這三種人。相較於失明的和跛腳的,以及兒童這兩種人。祭司長和經學教師,是屬於位高權重、備受尊崇的人,也是相對優越的人。

 

    因為論身份、地位,失明的、跛腳的,還有兒童,根本無法跟他們相提並論。但是,就主耶穌的眼光來看,卻剛好相反,就是這些人,根本不如失明的、跛腳的,還有兒童。怎麼說呢!因為他們都是專業的宗教人士。祭司長是代替百姓執行獻祭禮儀的人,而經學教師則是專門抄寫聖經並且教導聖經的人。

 

    但是,令人感到遺憾的就是:一方面,他們根本不明白,上帝藉著摩西所頒佈的律法,背後乃源自愛人的精神。因為不明白,所以只知道死守著律法的條文,並且堅持著猶太的傳統。自以為忠於上帝,其實是在阻擋上帝旨意的實現。

 

    另一方面,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位、利益,竟然不惜阻擋、詆毀、迫害主耶穌。因此,當他們看到主耶穌行了許多神蹟奇事,醫治、釋放了許多人時,不但沒有因此而感到高興,反而因此而惱怒,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顯然,他們的心不是純正的。

 

    另外,當他們看到這些兒童們,在聖殿裏呼喊:頌讚歸於大衛之子!也就是看到這些兒童們,在聖殿歌頌讚美主耶穌時,更令他們感到不能忍受。所以,同樣因為「兒童讚美主耶穌」這件事而惱怒。顯然,這些人不僅對真理無知,而且心胸狹隘、私心自用,尤其,為了確保自己的權位而排除異己。所以,他們是一群嫉妒惱怒的人。

 

    結論:從主耶穌潔淨聖殿這個事件,我們得知:主耶穌之所以憤怒,不是因為買賣行為本身,而是隱藏在行為背後,那不公不義、壓榨剝屑的不良的動機。我們也學習到:禮拜堂應該成為萬國、萬民安靜禱告、敬拜上帝、親近上帝的地方。另外,我們也看到,當時在聖殿當中,跟主耶穌有關連,或有互動的,有蒙恩得福的人、歌頌讚美的人,以及嫉妒惱怒的人。盼望我們都不是嫉妒惱怒的人,乃是蒙恩得福的人,也是歌頌讚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