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列表 主日信息列表

題目:小組教會異象()     聖經:出埃及記18:13-26

      聖詩:257 291       啟應:第 廿八 篇

經文:18:13   1:9-18 )第二天,摩西在人民中處理紛爭,從早到晚十分忙碌。18:14 葉特羅看見了這情形,對摩西說:「你到底在為人民做些甚麼呢?為甚麼讓這許多人從早到晚站在這裏等你的指示,由你自己一個人處理呢?」18:15 摩西回答:「我必須這樣做,因為人民到我這裏來求問上帝的旨意。18:16 凡有兩人發生爭執,就來找我解決;我得替他們判斷誰是誰非,並把上帝的律例和指示告訴他們。」18:17 葉特羅說:「你的作法不好;18:18 你和你的同胞都會累壞了。你不能一個人做這許多事。18:19 我現在給你一些建議,願上帝與你同在。你代表人民,把他們的糾紛帶到上帝面前,向他請示是對的。18:20 不過,你應該把上帝的律例和指示教導他們,解釋給他們聽,使他們知道該怎樣處世為人。18:21 除此以外,你還要指派一些能幹的人作以色列人的領袖:每一千人要有一個領袖,然後每一百人、五十人、十人都應該有領袖。他們必須是敬畏上帝、可靠、不接受賄賂的人。18:22 你要指派這種人隨時為人民判斷案件。他們可以把重要的案件帶到你面前,小糾紛就自行處理。這樣,他們可以分擔你的責任,使你的擔子輕省些。18:23 如果你這樣做,上帝也這樣吩咐你做,你就不至於筋疲力竭,而人民的糾紛也可以早些解決。」18:24 摩西接受了葉特羅的建議,18:25 以色列人中選拔能幹的人,作為千人、百人、五十人,和十人的領袖。18:26 他們被指派隨時為人民判斷案件;遇有疑難的案件,他們請示摩西,小糾紛就自行處理。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由於我們教會已經漸漸預備要轉型為小組模式,所以我特別針對小組或小組教會這個議題,藉著幾次的講道,來跟大家分享。談到小組,或小組教會,我就想起曾經有一位「從鄉村搬到都市」的信徒所透露的心聲。他說:他在這個教會聚會已經兩年多了,竟然沒有幾個人認識他,他似乎也沒有機會可以認識其它人。

 

另外,有一位同樣被帶進這個教會的慕道友,當他來過幾次之後,也以納悶的口吻說:這個教會給我的感覺,真的有點冷。意思是說: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熱切的。以上,這兩個人的感受或心聲,相信在傳統教會,尤其在都市教會,應該算是普遍的。然而,什麼叫作傳統教會呢?所謂傳統教會,比較像家庭式的教會。

 

而所謂家庭式的教會,就是指牧師的角色,就像大家長一樣。負責關心家裡的每一個成員,甚至從出生到過世,大大小小的事,通通都找牧師,牧師也都會幫他們處理。這樣的教會,牧師必須文武全才,十八般武藝,需樣樣都精通。這樣的教會,信徒大概就是只負責「禮拜」跟「奉獻」就夠了,其它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需要,不需要裝備,不需要服事,不需要傳福音,反正一切都靠牧師。

 

這種所謂「傳統型」的教會,人數大概三、五十人最恰當;七、八十人,就稍微勉強;超過一百人,牧養、關顧、管理的工作,就漸漸無法周全了。如果勉強達到一百五十人,甚至超過兩百人,教會問題遲早會浮現。為什麼這樣說呢?道理非常的簡單,因為這樣的人數,光靠牧師一個人,牧養、關顧、管理,絕對無法周全。

 

尤其,無法作有效的裝備,所以生命當然無法成長。在這種狀況之下,輕者,無法承擔上帝所託付的使命。重者,紛爭屬難免,甚至鬧分裂。剛剛所讀的聖經,就是一個例子。根據民數記十一章二十一節的記載,當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時,會眾當中光男性就有六十萬人。再加上婦女跟孩童,絕對超過一百萬人。

 

我們來想想看:摩西一個人,要帶領一百萬人,是何其沉重的負擔!牧養、關顧、管理的工作,如何能周全呢?當然沒辦法。因此,在前段的旅程當中,就出現過兩次的危機。第一次是記載在出埃及記十八章十三到二十六節。也就是當他們來到西乃山下安營時,摩西的岳父葉忒羅前來探望摩西,結果發現摩西的領導出了問題。

 

就是看到摩西自己一個人,要治理六十萬人。既要將百姓的案件奏告上帝,又要在百姓雙方之間施行審判,並且要教導百姓認識上帝的律例和法度。結果,因為忙不過來,所以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就是排隊等候摩西處理他們的問題。在這樣的狀況之下,不僅摩西倍感艱辛,百姓也深感不耐,雙方都疲憊不堪。

 

於是葉忒羅告訴摩西說:他這樣的作法不好,因為自己跟百姓都會累壞的。葉忒羅並且提供給摩西一些建議。根據葉忒羅的建議,摩西只需作兩件事就好,第一:將百姓的糾紛,帶到上帝面前請示上帝。第二:將上帝的律例和指示教導百姓,讓他們知道該怎樣處世為人。摩西只做這兩件事就好,其它的事通通都要分配出去。

 

也就是建議從敬畏上帝、可靠、不接受賄賂的人當中,選出領袖,將他們組織起來,就是每一千人、一百人、五十人、十人都設立一個領袖。然後,指派這些領袖,隨時為百姓判斷案件。除非重要的案件才帶到摩西面前,否則小糾紛他們自行處裡就可以了。這樣,不僅摩西的擔子可以輕省,百姓的糾紛也可以早些解決。

 

摩西接受了葉忒羅的建議,在以色列百姓當中選出能幹的人,作為一千人、一百人、五十人和十人的領袖。這些被選出來的人,就這樣起來承擔受託職責,隨時為人民判斷案件;遇有疑難的案件,他們才來請示摩西,小糾紛就自行處理。結果,問題迅速獲得解決。不僅摩西不再疲累,百姓也不再久候,大家都變得輕鬆愉快。

 

因著葉忒羅的建議,摩西所面對的難題,竟然在一夕之間,就獲得了解決,葉忒羅真是上帝所差派來幫助摩西的使者。那麼,葉忒羅所建議這個組織架構,可以稱之為「會眾式」的組織架構,也就是由下往上延伸、擴展的組織架構。這個組織架構,經過分析整理之後,其層級、結構、領袖人數、關懷人數如下:

 

1每一個千夫長,負責牧養、關顧十個百夫長。2每一個百夫長,負責牧養、關顧十個十夫長。另外,還有兩個五十夫長,從旁協助百夫長。3每一個十夫長,負責牧養、關顧十個男丁。以上,就是第一次面對的危機,以及透過組織重整、揀選人才、託付任務的方式,不僅問題獲得解決,甚至將危機化為轉機。

 

第二次面對危機,是記載在民數記十一章十一到十六節,就是當以色列百姓離開西乃山三天之後。由於有些外邦人跟以色列人同行。因為他們很想吃肉,所以就發出怨言。結果,以色列百姓也跟著發怨言,說:要是我們有肉吃多好呢!在埃及的時候,我們常吃魚,不用花錢;還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等好吃的東西。現在我們沒有力氣了。因為每天除了嗎哪,什麼東西都沒得吃!

 

百姓甚至成群地站在帳棚門口哀哭、發牢騷。摩西被吵到快要受不了,就對上帝說:你為什麼這樣苦待我?為什麼這樣不喜歡我?為什麼要我負責帶領這些人民?我並沒有造他們或生他們,為什麼你要我作褓姆,把他們像嬰兒一樣抱在懷裡,一直抱到你應許給他們祖先的土地上呢?我到哪裡去找那麼多肉給他們吃呢?

 

他們不斷地發牢騷要吃肉!我一個人沒辦法管理他們;我承受不了!如果你要這樣待我,求你可憐我,把我殺了!使我不必再忍受這樣的折磨。上帝對摩西說:你要召集七十個受人尊敬的長老,把他們帶到聖幕我面前來,站在你旁邊。我要下來,在那裡對你說話。我要把賜給你的靈分給他們,他們就能幫你分擔責任。

 

你不必一個人挑這重擔。換句話說,上帝為摩西興起了七十位長老,讓他們跟摩西同心同工,一同參與牧養、關顧、治理百姓的工作。分享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當第一次面對牧養關顧,或組織管理上的危機時,上帝藉著葉忒羅的建議,初步建立了會眾式組織架構,就是設立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等。

 

但是,剛剛說過,以色列百姓以六十萬的男丁來計算,千夫長的人數是六百個人。換句話說,光摩西一個人,要負責牧養六百個千夫長。這樣的牧養、關顧、管理人數,還是太沉重了。所以,在第二次危機當中,上帝親自為摩西興起七十個長老,讓這七十個長老,跟摩西一同參與牧養、關顧、管理這六百位千夫長。

 

整個事件發展到這裏,我們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一個健康、合理的牧養、關顧、管理體系於是完成了。整個體系,比先前葉忒羅的建議,增加了一個層級,也就是在摩西跟六百個千夫長之間。增加了這七十個長老。而且每一個長老負責牧養、關顧、管理9個千夫長,其他層級與牧養、關顧、管理人數都沒有變。

 

就是每個千夫長,負責牧養、關顧十個百夫長,每個百夫長負責牧養、關顧十個十夫長,而且身邊還有兩個五十夫長來協助。再來,每個十夫長負責牧養、關顧十個男丁。顯然,在這整個會眾式的牧養關顧結構當中,每一個領袖只需要牧養管理十個人。因此,非常明顯的,最恰當、有果效的牧養人數是10個人。(圖表)

 

分享到這裡,我們再回過頭來,分析傳統教會牧養、關顧、管理體系。剛剛一開始的時候,我曾經說過,所謂傳統教會,比較像家庭式的教會。牧師所扮演的角色,就像大家長一樣,負責關心家裡的每個成員的需要,甚至從出生到過世,大大小小的事,通通都找牧師,牧師也都會幫他們作妥善的處理。

 

那麼,這種型態的教會,人數不要說有多少人,若以禮拜人數計算,就算一百人好了。一個一百人禮拜的教會,需要關心的對象,根據合理的估計,至少有兩百人。怎麼說呢?因為每個信徒,一年到頭,每個禮拜都不缺席,是很困難的。因為難免會加班、外出、病痛或其他原因而缺席。

尤其,根據總會研發中心統計資料顯示,長老教會信徒禮拜出席率,大概只有五成。換句話說,在籍會員200人,禮拜人數平均才100人。所以,才說一個一百人禮拜的教會,需要關心的對象,根據合理的估計,至少有兩百人。因此,我們想想看:一個牧師要關心兩百個人,這樣的關懷能夠有深度嗎?當然不可能!一個人要關懷兩百個人,可能連蜻蜓點水都點不完。

 

因此,為什麼傳統教會,就是很難成長。不僅難成長,甚至問題一籮筐。我想牧養、關顧、管理體系不合理、不健全,絕對是原因之一。尤其,我們再看當今不管是台灣教會,或是普世教會,只要人數超過五百人的,勢必要借重小組方式來建構。如果還停留在家庭式的傳統教會模式,要超過五百人絕對是困難的。

 

以上的分享,純粹是從牧養、關顧、管理體系的角度,來看待為何教會需要小組化。其實,不僅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時,牧養、關顧、管理體系,一個人只能負責十個人。就連新約時代主耶穌帶領、訓練門徒也是一樣,祂並沒有招生很多人,祂只揀選十二個人,而且不是採上課的方式,乃是天天跟他們生活在一起。所以,教會小組化,是邁向健康、成長,不能不走的一條路。

 

感謝上帝的恩典,我們左營教會目前信徒人數,包括不常參加禮拜的,以及外出的,已經超過五百人。如果我們教會還是傳統的家庭式教會。那麼,牧師一個人,所要牧養、關顧、管理的人數,就是超過五百人。請問,一個人面對500人,這樣的關懷能夠有深度嗎?當然不可能有深度,甚至連所謂的蜻蜓點水式的關懷,都關懷不完。

 

但是,感謝上帝!過去十幾年來,有我們的長執,起來分擔了牧養、關顧、管理的工作。我們就是藉著聖家族,來建構這樣的一個系統。也就是一位長老,配搭一位執事,負責關懷十至十五個家庭,被關懷的成員加起來大概五十名左右;每個禮拜固定二項工作:1主日禮拜出席點名,沒來打電話關心。2禮拜五晚上分組探訪。還有其他像是聯繫、報名、代禱網等等。這個制度,我們運作了十幾年。使得我們教會牧養、關顧、管理工作,比其他傳統教會周全許多。

 

因此,要感謝上帝,為我們預備了這些,願意同心合意、共同承擔的長執們。但是,聖家族的組織,或牧養關顧系統,並非是可長可遠的制度,而是銜接「傳統教會」跟「小組教會」之間,一個過渡時期的組織。因此,當我們的小組運作逐漸成熟之後,聖家族的功能便能功成身退。以上所分享,就是我們左營教會的現況,以及針對未來的展望。總而言之,我們正準備一步一步朝小組教會邁進。

 

願上帝施恩幫助我們,讓我們透過經文的記載,以及所分享的信息,對於建造教會的藍圖,或者為何要轉向小組,能有ㄧ個初步的認識。深深盼望,這個轉型、這個改變、能夠讓左營教會,成為上帝更合用的器皿,帶給眾人更多從上帝而來的祝福。更期待大家都能夠起來,回應這個改變、承擔這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