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16左營教會主日禮拜
題目:百夫長的信心
聖經:馬太福音八5-13,路加福音七4~5
聖詩:601
*手按聖經,祈禱:主上帝,感謝祢賜給我們生命。主耶穌,感謝祢拯救使我們重生。懇求聖靈開啟我們心眼,讓我們得著聖經的真理。祈禱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弟兄姐妹:大家平安!
上主日,我與大家分享主耶穌在山上對於跟隨者的教導,被稱為「山上寶訓」,也就是馬太福音第五章~七章的內容。當主教導之後,群眾對祂的教導都感到十分驚奇。馬太福音七29~八1如此記載:「因為祂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文士。耶穌下了山,有許多人跟著祂。」
有句成語「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是指:「耳朵聽到的東西不可信,親眼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不管你是什麼人,不管你話説得多麼好聽,哪怕是舌燦蓮花,也得看看你的行動,再決定要不要相信你。」
那些跟隨主耶穌的人,又看見主行了許多神蹟奇事、醫病趕鬼,就更加深信不疑了。馬太福音八~九章裡就記載了10個關於主耶穌醫治疾病、趕鬼的故事。
今天我們所看的經文,故事中這位羅馬軍官,他的信心不像多馬非得要親眼看見主手上的釘痕才行,他相信主的話語有權柄能力,只要主的話一出,他所愛的僕人必得醫治!
這段經文在路加福音七1-11也有記載。故事發生在迦百農,當時是羅馬帝國稅收之一的城市,有士兵在駐守。
那日,耶穌進入城裡,有一位百夫長(羅馬軍隊中的排長,統管100名士兵)來請求耶穌幫助,醫治他一位身體癱瘓、終日躺臥、十分痛苦的僕人。路加福音七2記載說,這位僕人是百夫長所器重的僕人,而且身患重病快要死了。其實,當時的羅馬人對待僕人是與奴隸一樣的。僕人沒有合法的權利,主人可以隨意對待,包括僕人的生死;僕人、牲畜和車之間的差別在於「僕人會說話」而已。
所以,聖經中這一位羅馬軍官,真的有把僕人當人看,是一位有愛心的主人!另外,路加福音又特別記錄了這位羅馬軍官與猶太人之間建立非常友善的關係。他平日善待所管轄的猶太人、幫助他們的需要,所以一些有名望的民間領袖長老,專程為他前去請託耶穌的幫助:「他們到了耶穌那裡,懇切地求祂說,這個人的確值得祢的幫助,他愛護我們猶太人,曾經替我們建造會堂。」(路加福音七4~5)
經文記載當主耶穌聽完後,立即表明要去醫治那位僕人,但是這位軍官回答:「主啊,祢親自到舍下來,我不敢當,只要祢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就像我在命令底下的士兵一樣!」
主耶穌一聽這位羅馬軍官所言,覺得非常希奇,當著眾人的面稱讚他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百姓之中也未曾遇到過。於是就對那軍官說:「回家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他僕人的病就在那時刻好了。」(馬太福音八13)
從這段經文,我要與大家分享二項信息:
第一 愛就是以善意對待我們遇到的人
現今的世界,我們不難發現有許多人在乎的是人生要追求更多財富才有意義,有些人則是牟取更高的權勢才有安全感,有的可能覺得要滿足物質慾望才不枉此生。
而耶穌時代的這位羅馬軍官,在當時他是一位軍事領袖,是殖民地猶太百姓心中地位極高的人物。但,這位羅馬軍官不僅用真心愛自己的僕人,他也善意對待所管轄的猶太百姓,用實際的行動幫助他們建造敬拜上帝的會堂。他的生命真的是用真愛在對待別人,所以,他深得民心、贏得猶太人一些民間領袖的敬重與及時的協助!
著名的猶太心理學家法蘭克(viktor E. Frankl)曾經說:「生命的意義,是投入的副產品。」意思是說,當人投入自己的生命在某一件事情上,所產生的存在價值、歸屬與認同。
如同那位羅馬軍官那般:1.他看見家中僕人的生命價值。2.他認同猶太百姓敬拜上帝的需要,幫忙建造會堂。3.他的心更歸屬主耶穌、深信主的權柄能力。所以這位羅馬軍官,他的生命活得很不一樣,他以善意對待自己所遇到的人,自然而然地,他也領受到了別人對他的敬重與肯定。
約翰一書四19~21記載:「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了我們。若有人說我愛上帝,卻恨自己的弟兄或姊妹,他就是撒謊的;他既然不愛那看得見的弟兄或姊妹,怎麼能愛那看不見的上帝呢?所以,基督這樣命令我們:那愛上帝的,也必須愛自己的弟兄或姊妹。」
路加福音十33記載:「…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路過那人身邊,一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弟兄姐妹,無論在這位羅馬軍官的生命中或在撒馬利亞人的故事裡,我們看到一個最明顯的中心價值觀,就是愛。但,愛並不表示我們要熱情洋溢地擁抱每一個人,而是以善意對待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
真愛的價值在於委身、珍惜、體諒與犧牲,是來自於給予的人之心意與行動。愛也表示我自己決定要喜歡這些人,真愛無法用任何條件來賺取,只有付出真愛的人才知道愛的真正價值。
弟兄姐妹,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著愛,但我們常常因為生氣而與我們靈魂深處,這份愛的力量泉源—聖靈切割開來。所以我們要常常問自己內心是否和諧,是否感受到被聖靈充滿的內心平安?
無論做任何事、做每項服事之前,照顧好自己,讓自己的靈魂深處有愛在湧流!
第二 對上帝有絕對的信心
經文裡,這位羅馬軍官向主耶穌請求之後,他對主的權能是大有信心的。因為原本主耶穌要親自去他家,醫治那位僕人,但是他卻這樣回答主說:「主啊!祢親自到舍下來,我不敢當;只要祢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馬太福音八8)
這位羅馬軍官相信主耶穌的話語有權柄能力,只要主的話一出,他所愛的僕人必得醫治!這表示,這位羅馬軍官雖然不是像猶太人那樣,從祖先開始就信靠上帝,但他從自己的職場、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人事物,所經歷的過程,使他的心中一步步建立對上帝有絕對的信心。
弟兄姐妹,這是聖經中這位羅馬軍官帶給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學習操練真正對上帝的信心,是一種單純、絕對的信心。就是希伯來書十一1所說的:「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中國歷史在滿清末年,西方自由思想大量進入百姓的生活,許多接受西方思想教育的知識份子,皆開始醞釀推翻君主專制的運動。其中有一位林覺民先生,就發起歷史有名的「辛亥革命」,當他要做這件大事之前,他寫了一封家書給他心愛的妻子,這封信叫做『與妻訣別書』。
曾經有一位牧師效法了這樣的事,她的故事是這樣的。這位牧師在婚姻生活中遭受不平等的對待,不只是夫妻間的爭吵,而是遭受了暴力的事實。長期下來,嚴重地影響了她的牧會,甚至曾經有一次在主日講道時,她看見對方走進教會坐在最後一排座椅,內心害怕到眼眶含淚的講完道。
於是,有天晚上她將自己所有的家當放進包包裡,騎著機車,心中說:「上帝,我要與祢訣別。」那時她已下定決心,騎車住到旅館,效法那位林覺民先生所寫的『與妻訣別書』,也寫一封『與上帝訣別書』,告訴上帝說:「我不要當牧師了!」
就在停紅綠燈時,她發現放在機車腳踏墊的包包不見了!她所有家當,包括房契、皮包、證件、幾萬塊現金…都在裡面。這位牧師十分焦急回頭沿路找,但怎麼找都找不到。趕緊騎到附近警察局報案,處理經驗豐富的警察先生,立刻請她打電話給信用卡公司先辦理掛失止付。
這位牧師平常的習慣是將手機放在包包,很奇妙的是那天她卻放在褲子的後袋裡,所以還有手機可連絡。於是她就在警局趕緊打電話給銀行,就在連絡的過程,這位牧師突然接到一通家用電話,她心想會不會自己的包包被民眾撿到,而裡面只剩教會的週報、一些無用的文件…
結果,竟是一位道場的道長撿到。道長原本以為是個陷阱,像社會案件中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用來詐財的騙術。不過他看了裡面有教會公報社的週曆手冊、週報,於是他將包包拿回家,聯絡了這位在警局已是緊張萬分的牧師。就這樣,包包完好如初的物歸原主!
原本,這位牧師已決定要拋棄上帝,她看到自己的婚姻、家庭是那樣艱難,讓她失去對上帝的信心,要與上帝訣別、不再做牧師了!
結果她感受到自己的信心實在太小!上帝只用了這個方法—包包不見,就讓她看見自己是多麼的微小、不足。在這過程,她深深感受到至高至大、充滿權能的上帝掌管一切,她又重新找回自己信靠上帝的心,一直牧會到現在,已到快退休的年齡了!
弟兄姐妹,我們要學習操練對上帝的信心,是一種單純、絕對的信心。即使遇到多大困難的關卡、難過的事件、難處理的事情、難以面對的人。請你再次舉起自己祈禱的手,把這一切放在上帝的手中,信靠上帝必能帶領一切,突破困境、讓你看見光的來臨,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