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列表 主日信息列表

題目:上帝拒絕求問時   聖詩:144 394

聖經:以西結書20:1-9  啟應:第 十 篇

20:1 我們被放逐的第七年五月初十日,有些以色列的長老到我面前坐下,向我詢問上帝的旨意。20:2 那時,上主對我說話;20:3 他說:「必朽的人哪,要告訴他們,至高的上主這樣說:你們來求問我的旨意嗎?我指著我永恆的生命發誓:不准你們求問。我至高的上主這樣宣佈了。20:4 必朽的人哪,你已經預備好要宣告他們的罪了嗎?宣告吧!叫他們記起他們的祖先所做那些可惡的事。20:5 你要轉告他們,我至高的上主這樣說:我揀選以色列的時候,曾向他們發誓;我曾在埃及向他們啟示自己,發誓說:我是上主你們的上帝。20:6 那時,我應許要領他們出埃及,帶他們到我為他們選定那塊流奶與蜜的肥沃土地,是世界上最富饒的土地。20:7 我命令他們拋棄他們所愛的那些可憎恨的偶像,不可拜埃及的假神來玷污自己,因為我是上主他們的上帝。20:8 但是他們背叛我,不聽從我。他們沒有拋棄那些可惡的偶像,也沒有放棄埃及的假神。那時,我想叫他們在埃及嘗到我的烈怒。20:9 但是我沒有這樣做。我不願我的聖名被毀謗;因為我曾經在他們僑居地的人民面前向以色列宣佈說,我要領他們出埃及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詩篇第六篇第九節,記載詩人對上帝的體會時,這樣描述說:祂垂聽我求助的呼求,祂悅納我的禱告。顯示:上帝是垂聽禱告的上帝。其次,腓立比書四章六到七節,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當中,也這樣記載說:你們應該一無掛慮;要在禱告中把你們所需要的告訴上帝,用感謝的心祈求。上帝所賜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會藉著基督耶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意思還是一樣,就是表示:上帝是垂聽禱告的上帝。再來,馬太福音第七章七到十一節,記載主耶穌這樣教導說:你們祈求,就得到;尋找,就找到;敲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到;尋找的,就找到;敲門的,門就開了。你們當中有誰,兒子要麵包,卻給他石頭?要魚,卻給他蛇?你們雖然邪惡,還曉得拿好東西給自己的兒女,你們在天上的父親,豈不更要把好東西賜給向他祈求的人嗎?同樣在告訴我們:上帝是一位垂聽禱告的上帝。

 

    以上,這幾段經文,我相信凡是身為基督徒的,應該都不至於感到陌生才對。尤其「上帝是喜歡人向祂禱告的上帝,也是願意垂聽人禱告的上帝」這樣的理解,是我們對上帝屬性的一個基本的認知。這樣的理解,一點都沒有問題,絕對是正確的。因為上帝本來就是一位喜歡人向祂禱告的上帝,也是一位願意垂聽禱告的上帝。

 

    但是,問題來了!今天的講道題目,為什麼會是「上帝拒絕求問時」呢?上帝拒絕求問,豈不就是宣告:上帝不肯垂聽人禱告嗎?沒有錯!所謂上帝拒絕求問,確實就是等於宣告:上帝不肯垂聽人的禱告。那就奇怪了,聖經一方面說:上帝喜歡垂聽禱告。另一方面又說:上帝不肯垂聽禱告。這豈不彼此矛盾!

 

沒有錯!就字面意義來說,確實是彼此矛盾的。然而,為什麼會這樣呢?要如何解釋這矛盾呢?為了解答這個疑惑,我要先針對禱告這個議題來作說明。特別針對「我們的禱告,上帝垂聽、上帝回應」的幾種模式,作一個比較完整說明。

 

    有關「我們的禱告」以及「上帝的垂聽、上帝的回應」這件事,根據聖經的記載,經過彙整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其實總共有五種模式。這五種模式,是非常清楚的。我相信,當我們對這五種模式,有了清楚的認識之後,我們的禱告生活,我們跟上帝的關係,將會更為提升。接下來,我就針對這五種模式,逐一跟大家分享。

 

j所求合宜、馬上應許。

 

    意思就是說,所求的不僅對自己有益,同時也合上帝的心意。所以,一經求告之後,上帝馬上就應許、馬上就成就、馬上就得著。例如:學校開學了,需要繳交學費,孩子就向父母開口要錢。我相信身為父母的,絕對會馬上同意、馬上給。因為這是好事,也是應該的。上帝也是這樣,就是當我們所求的,對我們自己有益,也合乎祂的心意時,只要我們一開口求,祂就馬上應許、馬上給。

 

k所求合宜、時機未到。

 

    雖然所求的,大原則、大方向沒問題,是對的,上帝也看為好。但是,時機不對,或者時候未到。例如:小朋友看見叔叔結婚,非常風光,非常羨慕。所以回家之後,立刻跟爸媽說:我也要結婚。請問:父母會答應嗎?當然不會。但是,父母不答應,不是不要他結婚,而是時候未到,因為年紀還小。有一天,當這孩子長大之後,往往父母會比他還要急。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所求的是對的、是好的,但是因為時機不對,或時候未到,上帝當然暫時還不會給。

 

l所求合宜、更好預備。

 

    所謂「所求合宜、更好預備」的意思,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我們要五毛,上帝給一塊。我們要的不夠好,上帝給的是更好的。

例如:一個孩子,很用功讀書,考上了大學,學校離家有一段距離,因為通勤的緣故,向父母開口要一部機車。但是,父母因為顧慮到安全因素,並未如孩子所求給機車,而是給他一部汽車。這是第三種模式,也就是我們求的不夠好,上帝給我們的是更好的。

 

m所求不宜、不予應許。

 

    意思是,因為我們愚蠢,不知道所求的,對我們是有害的,但是上帝全然知道,所以當然不會給。例如:一個年紀還小的孩子,看到媽媽手中的菜刀,非常銳利、非常好用。想到自己的玩具刀,鈍鈍的,非常難用。就向媽媽要一把菜刀當玩具。你想媽媽會給嗎?我相信媽媽絕對不會給,因為菜刀對他有害處。但是,媽媽不給,不是不愛他,反而是因為愛,才會不給。上帝也是這樣,有時不答應我們的祈求,是因為我們無知、我們濫求,不知道所求的對自己有害。所以,不給,不是不愛我們。反而因為愛我們,才不給。

 

n心態錯誤、不予理會。

 

意思是:平常心中沒有上帝,不聽上帝的話,不行上帝的路,對上帝是背逆的,甚至是抵擋的。但,當遇到問題時,才回頭過來尋求上帝,求上帝幫助、求上帝指引。在這種狀況下,上帝很有可能不會理會,就是掩耳不聽、轉眼不看、閉口不言。這樣的情境,也經常發生在現實生活當中。例如:當孩子背逆到一個程度時,父母可能傷心到連認都不願意認,更不用說會聽、會回應了。

 

    以上,就是有關「我們的禱告」以及「上帝的回應」的五種模式。那麼,剛剛所讀這段聖經,所描述的內容,就是這五種模式當中的最後一種,就是上帝不予理會。因為面對前來求問的長老,上帝吩咐以西結告訴他們,至高的上主這樣說:你們來求問我的旨意嗎?我指著我永恆的生命發誓:不准你們求問。我至高的上主這樣宣佈了。

 

「我指著我永恆的生命發誓:不准你們求問」這句話是非常嚴厲的。面對這些前來求告的長老,上帝的態度,非常明確、毫不模糊;非常堅定、毫不妥協。就是:不准他們求問!然而,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的態度、他們的作為,令上帝傷心、令上帝失望。所以,上帝連看都不想看,連聽都不想聽,也根本不想回應。接下來,針對這段經文內容,我要分為四點分享:

 

1>上帝拒絕子民所求。(v1-3

 

經文第一節到第三節,先知以西結這樣說:我們被放逐的第七年五月初十日,有些以色列的長老到我面前坐下,向我詢問上帝的旨意。那時,上主對我說話;他說:必朽的人哪,要告訴他們,至高的上主這樣說:你們來求問我的旨意嗎?我指著我永恆的生命發誓:不准你們求問。我至高的上主這樣宣佈了。所以,非常清楚的事實就是,上帝非常堅定的拒絕,祂子民在祂面前的求問。

 

2>吩咐先知宣佈罪狀。

 

    經文第四節,上帝吩咐以西結說:必朽的人哪,你已經預備好要宣告他們的罪了嗎?宣告吧!叫他們記起他們的祖先所做那些可惡的事。因為以色列百姓的祖先,屢屢背逆上帝,導致上帝生氣了,不僅不理會他們,甚至吩咐先知以西結,要宣佈他們的罪狀。而且還督促說:預備好了嗎?預備好了的話,就趕快宣佈吧!顯然,針對子民所犯的罪,上帝不會視而不見。

 

3>重述子民背叛事實。

 

接著,第五節到第八節,記載上帝吩咐以西結向這幾位前來求問的長老,宣佈他們犯罪的事實。就是當上帝揀選他們的時候,曾經向他們發誓過,要作為他們的上帝。當他們的祖先在埃及當奴隸的時候,上帝也曾經應許過,要帶領他們出埃及,並且帶他們到上帝為他們所選定,那流奶與蜜的肥沃土地。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他們要離棄那些可憎恨的偶像,尤其不可拜埃及的假神來玷污自己。但是,他們並沒有聽從。因此,當他們還在埃及的時候,上帝就曾經想過,要讓他們嚐嚐祂大發烈怒的滋味。

 

4>為祂聖名開恩憐憫。

 

最後,第九節又記載上帝的話語這樣說:但是我沒有這樣做。我不願我的聖名被毀謗;因為我曾經在他們僑居地的人民面前向以色列宣佈說,我要領他們出埃及。當上帝的選民以色列百姓,還住在埃及的時候,因為祭拜偶像、背逆上帝,導致惹來上帝的怒氣。上帝原本要藉著大發烈怒來懲罰他們。但是,一方面因為上帝信實守約,另方面因為上帝不願使自己寶貴的聖名在外邦之地受到污辱,所以便收回了怒氣,施恩憐憫他們。

 

    以上,就是這段經文,大致上的內容。接下來,我要將信息拉回今天的主題,就是有關「我們的禱告」以及「上帝的回應」這件事,特別針對「上帝拒絕祂的子民求問」這件事。話說,當時那些以色列的長老,來到以西結面前坐下,向以西結詢問上帝的旨意。但是,上帝竟然非常明確的表明:不准他們祈求。為何會如此呢?

 

    原因就是他們心中根本沒有上帝,絲毫不在乎上帝的心意,只在乎自己的問題。尤其,這樣的狀況,並非一朝一夕,乃是從他們的祖先在埃及為奴之地開始,一直到如今,一直都沒有改變。他們心向虛無,祭拜偶像,以致於得罪上帝、惹來上帝的怒氣。平時只顧自己,不在乎上帝。一旦遇到了問題,才回來求問。上帝當然不喜悅,當然不理會,當然拒絕他們求告。

 

    根據這個事實,我們可以發現,禱告是否蒙喜悅、蒙應許,其實跟求告者的生命態度有關。這樣說來,到底什麼樣的生命態度,才是上帝所喜悅的呢?我們都知道,禱告最核心的內涵,或禱告真正的意義,其實就是尋求上帝的心意。換句話說,藉著求告、詢問,得知上帝的心意,然後照著祂的心意,走在祂所喜悅的道路上。擁有這樣的生命態度之後,禱告才能蒙喜悅、蒙應許。

 

尤其,當我們擁有這樣的生命態度之後,所求的有沒有得到應許,已經不再是重要的了,因為知道背後有上帝的美意。尤其,上帝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祂最瞭解我們,深知什麼對我們有利,什麼對我們有害,什麼才是我們真正的需要。我們因為相信祂的主權,也尊重祂的決定。所以,祈求的結果,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弟兄姊妹們!你常常禱告嗎?在你的禱告生活中,曾經擁有過哪些經驗?擁有蒙垂聽、得應許的經驗?擁有不蒙垂聽、不得應許的經驗?甚至擁有「上帝連理都不理」的經驗?如果你曾經擁有「上帝連理都不理」的經驗,你知道原因出在哪裏嗎?你曾經檢討過自己嗎?還是一味懷疑上帝?甚至責怪上帝?切記:上帝是「喜歡人向祂禱告」的上帝。上帝也是「喜歡應許、成全人禱告」的上帝。

 

    因此,當我們禱告不蒙垂聽,當我們禱告不蒙應許,甚至我們的禱告,上帝連理都不想理時,問題是在我們,而不在上帝。因此,正確的態度是檢討自己,不是懷疑上帝,更不是埋怨上帝。當時以色列長老的經驗,正好可以成為我們的殷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