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列表 主日信息列表

20140803主日信息

題目:山上變貌的啟示     

聖詩:138  387

聖經:馬可福音0901-13  啟應:第 二十七

 

9:1 耶穌又對他們說:「我鄭重地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人,有的會在他死以前看見上帝的主權帶著能力實現。」
改變形像( 太 17:1-13 路 9:28-36
9:2
六天後,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悄悄地上了一座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耶穌的形像變了,9:3 他的衣服變成潔白光亮;世上沒有人能夠把布漂得那麼潔白。9:4 三個門徒忽然看見以利亞和摩西在跟耶穌講話。9:5 彼得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裏真好!讓我們搭三座帳棚,一座給你,一座給摩西,一座給以利亞。」9:6 彼得和其他的人都很害怕,不知道該說甚麼才好。9:7 有一朵雲彩籠罩了他們。忽然,從雲裏有聲音傳出來,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你們要聽從他!」9:8 他們連忙向四周張望,卻看不見有別的人,只有耶穌和他們在一起。9:9 他們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人子沒有從死裏復活以前,千萬不要把所看見的告訴任何人。」9:10 他們遵照耶穌的吩咐,只是彼此討論說:「從死裏復活是甚麼意思呢?」9:11 他們又問耶穌:「為甚麼經學教師說以利亞必須先來呢?」9:12 耶穌回答:「以利亞的確要先來重整一切;然而,聖經上為甚麼又說人子必須受苦難和被棄絕呢?9:13 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他們卻任意對待他,正如聖經所說有關他的話。」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剛剛所讀這段經文,是七月二十四日靈修默想的進度。雖然當天靈修默想的經文總共有十三節。但是,今天我所要分享的,將限縮在第二節到第八節,也就是只要針對「主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這三個門徒,悄悄地上山,並且在山上改變形象」這個事件,來跟大家分享。我所要分享的信息總共有六點:

 

1>培訓門徒、重視禱告。(v2a

 

第二節前段:六天後,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悄悄地上了一座高山。(v2a

 

綜合經文的記載,我們可以得知,當主耶穌第三次向門徒宣佈「祂即將受難與復活」之後的第六天,便帶著彼得、雅各、約翰這三個門徒,悄悄的上了一座高山。那麼,主耶穌帶著這三個門徒,上到高山上去,到底是去作什麼,這段經文並沒有說明。但是,同樣一個事件,路加福音就交代得非常清楚。經文是在路加福音第九章二十八節,記載主耶穌帶著他們上山去禱告。

 

既然,主耶穌帶著這三個門徒上山,就是為了帶他們去禱告。那麼,表示主耶穌是多麼看重禱告。尤其,不僅自己看重,同時也帶領門徒、陪伴門徒,使他們因著經歷禱告,也能跟祂一樣看重禱告。談到主耶穌看重禱告,我們來回顧一下,主耶穌在世上的年日,跟禱告有關的教導與生活。我們都知道,在主耶穌的服事生涯當中,禱告是非常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我簡單舉幾個例子來作說明。首先,祂用比喻教導人,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加福音18:1)。其次,祂教導人,讓人知道要怎麼禱告,所以,就帶出非常經典,大家都熟悉的主禱文(馬太福音6:6-13)。再來,主耶穌本身也經常禱告,尤其祂的禱告,不分時間,也不分地點,隨時隨地都可以禱告。最後,祂總是以禱告來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重要的時刻或階段。

 

例如:a.受洗之時在約旦河禱告(路加福音3:21) b.選召門徒之前徹夜禱告(路加福音6:12)c.被捕之前在客西馬尼園迫切的禱告(路加福音22:44)d.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當生命即將結束之前,依然繼續禱告(路加福音23:46)。所以說禱告是主耶穌在事奉生涯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因為主耶穌是這樣看重禱告。所以,莫怪會帶著這三個門徒,上山去禱告。就是帶領他們、陪伴他們,使他們因為經歷禱告,而跟祂一樣看重禱告。

 

2>按著生命,參與事奉。(v2-3

 

第二節至第三節:六天後,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悄悄地上了一座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耶穌的形像變了,他的衣服變成潔白光亮;世上沒有人能夠把布漂得那麼潔白。(v2-3

 

我們都知道,主耶穌總共揀選了十二個門徒,而且一直將他們帶在身邊,甚至跟他們生活在一起,目的就是讓他們看、讓他們聽、讓他們學。換句話說,就是以生活化的方式,來達成訓練門徒的目的。但是我們如果稍微留意,將發現有某些場合或某些特殊事奉,主耶穌並沒有讓所有的門徒都參與,乃是只挑選彼得、約翰跟雅各這三個人而已。

 

這種情形,總共發生了三次。第一次:是主耶穌醫治睚魯的女兒,使她從死裏復活的事件。聖經明明記載說:主耶穌到了他的家,除了彼得、約翰、雅各,和女兒的父母,不許別人同祂進去。(路8:51)因此,非常清楚,這一次的事奉,十二個門徒當中,主耶穌只允許彼得、約翰、雅各三個人參與。

 

第二次:就是本段經文所記載,主耶穌在山上改變形象的事件。祂同樣只帶彼得、約翰、雅各三個人同行。(太17:1-13、可9:2-13、路9:28-36)再來,第三次:當主耶穌被出賣之前,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時候,也是一樣只帶著彼得、約翰、雅各這三個門徒向前去禱告。(太26:36-38、可14:32-42、路2:39-46

 

因此,非常清楚的事實,就是在主耶穌的事奉生涯當中,某些場合或某些特殊事奉,主耶穌並沒有讓所有的門徒通通參與,乃是只挑選彼得、約翰跟雅各這三個人而已。那麼,我們來想想看,主耶穌為什麼會這樣作?為什麼不讓每個門徒都參與?難道是主耶穌偏心嗎?我說絕對不是,主耶穌絕對不偏心。一定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某些場合,或某些特殊事奉,並不適合每個人都參與。而且「能否參與」的關鍵,是在生命的成熟度!

 

換句話說,生命成熟度夠,就可以參與;生命成熟度不夠,就不能參與。怎麼說呢?因為生命成熟度不夠的話,有些事就沒有辦領悟,尤其屬靈的事、屬靈的原則,根本無法領悟。既然無法領悟,就無法作正確的判斷與掌握。這樣的話,事奉是不可能有果效的。不僅不可能有果效,甚至可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例如:有關屬靈爭戰(趕鬼)的事奉,必須特別小心。像靈命不夠成熟,或裝備不足的人,就不適合參與。尤其,生活不聖潔,或者生命當中,依然留有破口的人,就千萬不要參與。因為一旦輕忽的參與了,不僅不會有果效,甚至反而容易遭受攻擊。屆時,不僅自己受到傷害,甚至連帶主的名也將蒙羞。

 

所以說,當時在某些場合,或某些特殊事奉,主耶穌只挑選彼得、約翰、雅各這三個人,沒有讓每個門徒都參與。原因不是因為主耶穌偏心,而是顯示門徒生命成熟度不同。

 

3>栽培同工、建立團隊。(v2-3

 

針對同樣這個議題,就是「某些場合,或某些特殊事奉,主耶穌只帶彼得、約翰、雅各三個人」這件事。除了顯示剛剛所分享,彼得、約翰、雅各這三個門徒,屬靈生命比其他人還要成熟之外,同時也顯示:這三個門徒,是主耶穌特別揀選,而且刻意栽培的核心同工。所以,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就是:彼得、約翰、雅各這三個門徒,是門徒小組中的小組、核心中的核心。

 

分享到這裏,我必須要釐清一個觀念,就是在教會事奉過程中,身為帶領的人,不管對任何人,都應該一視同仁,絕對不能分門別類,或給予差別待遇。絕對不可以!尤其,不能有派系運作,就是專門拉攏自己所屬意的人,來搞小圈圈。這些人為的、帶有私心的手段,絕對不容許存在教會當中。因為這樣的話,會造成大家的不同心,甚至造成教會的分裂。

 

但是,話又說回來,為了事奉的果效、為了教會的發展、為了同工的培育、為了經驗的傳承,還是需要栽培核心同工。那麼,要栽培什麼樣的同工呢?我舉例作說明,就是:栽培生命成熟的同工、栽培深度委身的同工、栽培同心禱告的同工、栽培一起承擔的同工。就像主耶穌刻意挑選並栽培彼得、約翰、雅各一樣。

 

4>世代交替、使命傳承。(v4v8

 

第四節:三個門徒忽然看見以利亞和摩西在跟耶穌講話。(v4)第八節:他們連忙向四周張望,卻看不見有別的人,只有耶穌和他們在一起。(v8

 

當主耶穌帶著這三個門徒上山之後,忽然有以利亞跟摩西同時出現,並且跟主耶穌交談。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個時候出現,跟主耶穌交談的,不是別人,而是以利亞跟摩西?是隨意嗎?是湊巧嗎?我說:不是!會出現這兩個人,一定有其原因、一定有其意義。然而,到底原因在哪裏?意義又是什麼呢?

 

我來作解說:我們都知道,以利亞是先知,而且是史上最偉大的先知。所以以利亞的出現,其實就是「先知」的代表。另外,有關摩西這部份,我們也知道,上帝將十誡頒佈給摩西,再由摩西頒佈給以色列百姓。所以,摩西是律法的開創者,也是律法的頒佈者。因此,摩西的出現,其實就是「律法」的象徵。

 

分析到這裏,相信答案已呼之欲出了。那麼,針對這件事,我再作個整理。就是:在這個事件當中,同時出現以利亞跟摩西這兩個人,一個代表先知,一個象徵律法。而跟主耶穌的交談,是象徵使命的傳承。尤其根據第八節的記載,當這三個門徒聽到從雲中傳來「上帝確認主耶穌身份」的聲音之後,連忙向四周張望。結果看不見別的人,只剩主耶穌和他們在一起。

 

換句話說,以利亞跟摩西這兩個人,突然出現在山上,跟主耶穌作短暫的交談之後,瞬間又消失了。這樣的景象,除了具有使命傳承的意義之外,同時告訴我們:主耶穌才是唯一的,主耶穌才是完全的,主耶穌才是末後的,主耶穌才是先知與律法的總結。意思就是說:就歷史進程來看,上帝的救贖計劃,分別有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期,尤其是先知與律法的時期。

 

雖然先知不完全,律法也不完全。但是,卻也都扮演了一定程度的角色,並且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如今,主耶穌已經到來。所以,先知的任務完成了,律法的任務也完成了,救恩時代已經來臨。救贖大功由主耶穌獨自承擔與完成。為了獲得救恩,不再需要追求先知,也不再需要受制於律法,可以單單倚靠主耶穌。因為在主耶穌基督裏,就有完全的救贖!

 

另外,代表先知的以利亞,以及象徵律法的摩西,這兩者合起來,是舊約時代的代表。而主耶穌基督,則是新約時代的象徵。因此,這個事件,這些現象,同時顯示:舊約時代已經過去,新約時代正式來臨。因此,以利亞跟摩西突然出現,跟主耶穌作短暫交談,然後又瞬間消失。就是象徵:世代交替、使命傳承。

 

5>上山領受、下山事奉。(v5

 

第五節,彼得對主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裏真好!讓我們搭三座帳棚,一座給你,一座給摩西,一座給以利亞。(v5

 

主耶穌在山上改變形象,以及跟以利亞、摩西對話的景象,彼得看在眼裏,必定看到著了迷,尤其沈浸在這種神聖、榮耀的氣氛當中,以致於不想下山。甚至異想天開、突發奇想,就是打算為主耶穌、以利亞跟摩西這三個人,各自搭建一座帳棚,好讓他們居住。意思就是:要在山上作長期居留的打算。

 

談到這裏,我要針對彼得的性格特質,作一點補充說明。彼得這個人,我們都知道,是屬於性情中人,一向快人快語。意思就是:凡事未經深思,憑著感覺講話。想到什麼,就講什麼!因此,他會提出這樣的意見,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但是,這樣的意見,只要聽聽就好!千萬不要當真。因為這絕對不會是上帝的心意。換句話說,上帝的心意不可能是讓他們長駐山上,繼續享受那種神聖、榮耀的氣氛。乃是要他們下到山下去,也就是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完成受託的使命。

 

那麼,看到彼得突發奇想的建言,就讓我想起年輕時候的部份經驗。當我年輕的時候,經常報名參加靈修會,時間通常都是三天兩夜。印象中,剛開始的時候,或許大家都不熟,所以通常都會不太習慣。但是,經過一、兩天之後,或許漸漸熟了,領受也多了,漸漸的,感動也就來了。

 

尤其到了第三天,當營會即將結束,必須要離開的時候,總是感到依依不捨,尤其繼續陶醉在「弟兄姊妹彼此分享、互相代禱,那種充滿愛、充滿聖靈感動」的氣氛當中。但是,想想看:靈修會結束了,卻不想離開、不想回家,可能嗎?當然不可能。終究還是要回去,還是要回到現實生活當中。

 

談到這裏,我們再將話題拉回彼得身上。在「主耶穌改變形象」這個事件當中,因為深受感動,而不想離開,想作長期居留打算,這種心境,雖然可以理解,卻是不可行的。因為,這不是上帝的心意。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就是:我們雖然需要山上的體驗,卻更需要山下的實踐。過去是如此,現在還是一樣。

 

6>耶穌基督、上帝愛子。(v7

 

第七節:有一朵雲彩籠罩了他們。忽然,從雲裏有聲音傳出來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你們要聽從他!(v7

 

我們都知道,主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祂原本坐在天上極其尊貴、榮耀的寶座上。但是,為了拯救世人,上帝讓祂成為人的樣式,然後將祂給差派到世上來。當祂正式出來事奉之後,雖然教導有權柄、行事有能力。但是,大多數的人,都不認識祂,不接受祂就是彌賽亞的身份,尤其不相信祂就是上帝的兒子。

 

特別,當時的宗教領袖更不像話。一來,由於對真理的無知。再來,由於確保權位的私心作祟,導致找出百般理由、用盡各樣方法,來否認主耶穌、拒絕主耶穌,甚至迫害主耶穌。因此,上帝利用這個重要的場合,在這三個門徒面前,正式宣佈主耶穌的身份。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你們要聽從祂!

 

看到上帝藉著這個場合,當著三個門徒的面前,公開宣佈、確認主耶穌的身份,我們就想到當主耶穌在約旦河,接受施洗約翰洗禮的時候,上帝也作過同樣的宣佈,就是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馬太福音3:17)因此,透過這兩次,上帝公開的宣佈,我們可以確認,主耶穌絕對不是普通人。祂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是彌賽亞,是救世主。

 

結論:願主施恩幫助我們,賜給我們智慧的心,透過這段經文,以及所分享的信息,讓我們對主耶穌的身份、使命有更深入的認識。進而對祂有更深的委身,更深的信賴與交託。